2014年5月27日 星期二

Shop till you drop 血拚到底 
(本文翻譯自 apartamento # 13 的一短篇文章,作者的IKEA購物經驗)
 如果有誰可以逛一圈IKEA,只帶一件東西出來,我很想認識這個人~我自己的經驗是:不可能!除非一件是指一整間廚房。反過來說,倒是非常有可能空手而歸,充滿了焦慮+挫折感:特別是發現你看上的那件物品【缺貨】,或是實品跟照片落差太大,或是太大件車子根本裝不進去。IKEA經常像是空著肚子在逛食品店,裝了滿滿一車,到了家就開始後悔的東東:這裡的東西精心設計成讓人興奮,價格卻如此低廉,以至於無法抗拒

 很多人會說,即使有這些廉價的歡愉,但在假日帶著小孩去逛,有點像是一種自虐的行為;不過父母的自虐,對孩子來說卻是興奮的冒險:我只要對4歲的孩子說要去IKEA,對他就像是去期待已久的迪士尼樂園一樣!
 
 有一天我們說好了,要去IKEA只買一件東西:一件帶藍色條紋的地墊,不貴,可以用來遮住廚房水槽前地面上的大片汙漬。但那天很冷,出門說是一種任務,還比較像是小小的詭計,找藉口出門透透氣,看看不同的景色。沒錯,我寧願去MoMA…不過相信我,假日帶孩子去這種地方,會是噩夢一場。
 
 跨過布魯克林大橋往Red Hook前進,看到色彩鮮艷的IKEA大旗在冷冽中鼓風飄揚,就到啦~接著很輕鬆把Volvo休旅停進了家庭專用車位(感謝瑞典先進的思考方式) 。嘿~我指著旁邊20出頭的年輕人跟女兒說:他只有一個人卻停在family車位?女兒爬出座位,點頭表示同意,同時眼神充滿期待:我們可以換大車嗎?接著,我們的冒險要開始囉!
 
 如果說IKEA商品質量並不意味著永恆,那麼客人更像是流水一樣:有社會新鮮人一起為新公寓選購大沙發+大電視;大肚子的媽媽在評估哪一款搖椅更舒服;還有背叛老婆的中年男子,陪著青春無敵小女友把購物車堆滿了(可能是我的想像與投射吧)。到處都有人躺在床上,或坐在咖啡桌前搖著腳,或待在廚房的吧台-就在IKEA提供的小小舞台上,演出一種幸福,即使是面對觀眾可能的批評。這種幸福經常旁邊情侶的爭論,或是父母對孩子的吼叫所打斷:「怎麼不聽話?馬上給我回來!我們不要買那個我是你媽,我說了算...」
 
 我有一個裝玩具的收納箱,算是擁有一種整理/歸類的幸福。除此之外,最近我在IKEA買的東西,都只是美妙家庭生活的想像:一對小朋友的椅子(柳條編的),一個放布偶的小床,一組配備電池驅動火爐的迷你廚房,裝滿假肉假水果假乳製品的籃子,塑膠茶具組,一組迷你烘焙組合
 
 通常我會跳過不斷上演偶像劇的地方,直接切到兒童區,抓一些東西來賄賂女兒以確保後面的行程順利,再到特價區享受一些廉價的歡樂(還要帶得走) 。不過今天我們不只是來買,還要來消磨時間,就恍恍惚惚一區一區逛;每走幾步就停下來享受一些廉價的歡愉,雖然不知道有甚麼用卻還是放進購物車裡。
 
 終於來到植物區了,有誰知道這些植物是真的還是假的?一陣緊張感湧上心頭,準備進入結帳區的心理狀態。目前為止,我們已經拿了一盒水彩,幾支畫筆,彩色筆,雙人的床單加上有心型圖案的床罩,幾個靠枕,兩片有小鳥在上面的塑膠地墊,8支裝黏著滾筒補充包,還有半打省電燈泡(只有這個真的需要),一組34個附蓋子的儲物組合,另外趁我不注意的時候女兒放進來的紅白吸管,一個尺寸好像不對的8x10畫框;我根本找不到原來想要找的海軍藍條紋地墊,以為一定會有貨,就像瑞典肉丸一樣。最後只好拿了一條粉紅條紋的來取代,才發現我根本也不是那麼care顏色~
 
 花了234美元之後,往車位前進經過一對情侶,肯定是眼睛比胃大,正想把冰箱大小的箱子塞進國民小車裡,傷腦筋當中。接著幫女兒綁上安全帶,倒出今天的成果-整整三大藍色環保購物袋,裝進車裡。剛開出車位,女兒就睡著了,真是太感恩啦!一路聽著廣播回家,回家才發現:怎麼都找不到彩色筆,神秘的消失在購物袋裡,也好~給我一個下次再去IKEA的好理由!


2013年9月1日 星期日

[YAKARI - 緣起] 展覽側記


7月25日開展前夕,為我們加夜班的陳師傅,把一盞盞最後一刻才抵達台南的黃銅吊燈裝好點亮時,大家不約而同地讚嘆了一聲「哇!」 , 像一個小宇宙在這個空間裡誕生了, 恆星行星兀自綻放那冷靜空靈卻絕美的光芒…要給陳師傅加班酬勞,他揮揮手說了聲:「不用了,結緣啦 !」








時間退回幾年前,我們在北京三里屯那里花園的小舖子裡發現了一些日本設計師的黃銅生活器具,甚為驚豔, 尤其吊燈類作品更讓人愛不釋手,沒想到幾年之後我們在台灣竟籌辦了一場以該設計師大治將典先生為中心的特展。



雖然經營funfuntown很久了,但被問起店舖概念或採購策略這些問題時,常常還是不知如何作答,因為我們只想賣自己有感覺的東西,像前幾年的荷蘭設計師Tord Boontje所設計的一系列成名作品、近年瑞典和台灣人所合作Chen Karlssan品牌的favourite thins燈具, 其實都是我們先對這些作品某些特質有所觸動,似乎有種難以言傳的共鳴,到底是甚麼,也說不上來,但追本溯源,常常發現背後更美好的風景,更多的是設計者和製造者的有趣故事,比如創作這些物品的目的、過程,創造者對生活的觀點,甚至人生哲學…邊賣東西邊窺探另一個世界,一路走來樂趣無窮,也許買賣也可以像是創作過程般不斷地發現自己,也希望自己的店能朝這樣的方向走下去。


今年為了籌劃台南店的開幕, 緣於對在地文化氛圍的喜愛和對新店的想像,想探尋一些手工藝含量高而且能表現材質之美的產品做為販售的主軸,於是我們引進了一些大治先生與Futagami合作的黃銅器具, 在公司去東京旅遊時與負責銷售的松尾先生會面,相談甚歡,松尾先生服務的if-J機構專門向海外推廣日本傳統工藝創新產品,近年皆以與全球各地小店合作的方式巡展,下一站想在台灣展出,一拍即合不久就敲定了展期。




由於展出的內容是以日本傳統工藝為基底的現代生活用品創作,展示內容涵蓋黃銅器、磁器、玻璃和紙製品,並重點介紹北海道旭川木工旗下的各類木製作品,我們選定台南作為主會場, 一方面台南的老城氣質與手工藝文化底蘊深厚,並加上我們精心修繕的老房子的襯托下, 展品一排好, 簡直搭配的完美天成, 大治先生大為叫好, 直呼自己也希望在東京也能擁有這樣的店舖空間,或許是環境和物件中間有一種相通的語言,彼此對話時的協調感更加振奮人心吧!


開幕會的互動踴躍,台南大新街的靜巷裡,funfuntown的白色小樓陸陸續續來了許多客人,大治先生、松尾先生與後來從北海道旭川遠道而來會合的吉田先生, 殷切誠懇地向來客解釋他們的創作理念,所有的物品在他們悉心的講解下顯現出更動人的神采, 在這些美到不行的物件環繞中又直接感受到創作者的用心,真是一種感官到心靈的大滿足。

我們深深的體會到設計師的角色之所在,對於大治先生而言:設計師不僅在解決消費者的問題,更幫助生產者創造機會,他將傳統的工藝轉化成符合現代生活需求的設計, 並把傳統工藝中對於材質的尊重和緣自功能的美感細緻地保留下來,那樣的理念始終如一地呈現在各種媒材的創作上, 一如他為展覽會擬定的主題: Yukari ,用一種謙遜和溫暖的態度扮演一個橋樑,連結傳統與現代,連結生產者和使用者,連結你和我…



行程中他們也走訪台南家具產業博物館,木子到森工作室,衛屋和黃介二建築師事務所等,與本地創作者朋友交流熱絡, 或許這樣也是緣分的延伸吧。

funfuntown對於舉辦這次美學的盛宴獲益良多,更要感謝周圍朋友鼎力相助共襄盛舉,點亮了台南店的那個小宇宙, 藉由展覽與販售開啟了各種人事物的因緣,這一切緣起於北京的那一場美麗的邂逅, 而我們會更加珍惜往後一次一次地緣起,因為緣起・不滅。



2013年7月19日 星期五

YUKARI/緣起


大治將典:

YUKARI (
日文ゆかり 「繋がり」) 這個字自古以來就為日本人所常用,意指關連或是連接,漢字寫作,而它在尚未引進日本前,,在中國就已經是一個被使用很久的文字。

我想要舉辦一系列以YUKARI做為主題的展覽,把一些我與日本各地能工巧匠所合作的工藝作品,介紹給海外的新朋友們,而我與這些創作者和使用者的關係,我認為就是靠YUKARI這樣的因緣所聯繫起來的。

其實這些作品在創作時,即使最終的使用者還沒有碰觸到它,我們已經投注心思設想這些作品在被使用時,人們可以從其中感受到溫柔和美學,從而與製造者心意相通有所共鳴。

我想要運用那些已經流傳了世世代代的傳統工藝在現代的商品生產上,因為我認為連接過去與未來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如果能夠在日常生活的環境中就被這些傳統工藝製造出來的物品所圍繞,並且時時體會到它們的功能和美感他就能察覺到與過去的聯結, 而他也想為他的孩子創造這樣的環境在這樣的傳承中能夠更深一層感受到生活的幸福透過YUKARI/緣起展覽, 我想在與我有緣的人們和國家間搭建一座橋樑, 我也想和他們分享這些能夠把我們連繫起來實實在在的情感與感動。
[YUKARI – 緣起]
OJI Masanori Designs & Asahikawa Woodworking
大治將典作品 & 旭川木工
7/26(五) - 8/18(日)

funfuntown 放放堂
台北 14:00 - 21:00  台北市松山區富錦街359巷1弄2號
台南 14:00 - 19:00  台南市中西區大新街72巷4號

Reception Party
7/26(五) 14:00 funfuntown 放放堂 台南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56441417881582/



2013年1月2日 星期三

apartamento issue #10 "Christophe & Sarah-Linh - Know thyself"


了解自己: 專訪Christophe & Sarah-Linh


(
譯註: Christophe Lemaire 目前擔綱愛馬仕品牌女裝首席設計師,此前曾在Lacoste品牌服務長達10年之久,並為這個運動風格的老品牌注入了穩重卻年輕的清新形象。這篇訪文披露了他與她的伴侶Sarah-Linh居家生活的一面,同時也展現出他們看似平凡卻完全不平凡的創作理念)

面對Christophe LemaireSarah-Linh Tran時,因為我並非時尚產業記者,所以更想問他們有關時尚系統本身: 比如說它是如何運作的問題,到後來從他們的作品、住的房子,和他們生活的方式等種種方面來觀察,都可以歸結到一個一以貫之的哲學,那就是:了解你自己,並表達出來。

這兩位和我們所理解的時尚設計師印象有一段距離,他們認為時尚產業剝奪了風格的真實意義和應有的樣貌,剩下的只是消費主義所定義的一些空洞的符號。他們說停止循環吧,因為歷史重覆第一次是悲劇,第二次就是鬧劇,風格第一次誕生被視為激進的,第二次就是保守了,而這個產業會卻一直不停地吞噬著文化顯象,永無止息地喧鬧著尊嚴和堅持並不能解決問題,只是走向更疏離的方式。所以當說到服裝設計時,他们認為應該儘可能去除時尚產業箝制的力量,更著重在你自己,對他們而言,服裝是為穿者的個性服務的。


:從你們的住屋問起吧,你們認為每天的生活和工作有關聯嗎?

Christophe: 工作是我生活的延伸,我的工作就是透過創作提出我對生活的觀點,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個人化的過程,但我認為服裝必需為穿衣者的個性服務,是他和她行動的延伸,那確實文化的選擇,我們不能把時尚作為一種自我參照的系統,對我而言,時尚必需跟隨生活和現實,不然我們只是永遠處在一種符號構築的虛幻假象中,那雖然也是時尚產業的一部份,但是我們不感興趣。
 
Sarah-Linh: 同時你也不能否認你在設計衣服時,一定會想像這作品給你帶來什麼好處,你一定覺得把它創作出來是很好的,Christophe對不?因為作品是從你的欲望而來,或是你的夢想而來的

Christophe: 當然我們是在說一種比較理想化的方式,但是我們確實是從現實出發,從實際生活出發去尋求理想,在合乎現實的方式中帶出一種詩意,那是一種貼心的方式,和流行時裝秀有一種迴然不同的取向,事物在變成時尚產業的一部份時總會變質,像是你必須提出一種炫目的、喧嘩能夠嚇人的東西好讓人們可以記住你或你的作品而我比較喜歡把我的作品當成朋友,比如說襯衫是我的一種朋友,襯衫扮演著實用的角色,但又扮演著某種自由解放的態度,我們也花很多的精神在品質上,從每一個角度去精進品質,但這並不代表品質就是昂貴的。

: 你如何描述作品中必需性與自由性的對話?所謂必需性是你在設計一件衣服時不能不考慮的因素; 所謂自由性是關於那些讓你作出不尋常選擇的因素

Christophe: 我相信現實的約束性,我們並不是在巴洛克時代,我們會確實考慮可穿性,和細節的處理,但真正的關鍵是一種詩意的注入。

這讓我想起Ghirri(:Luigi Ghirri 義大利建築攝影大師),我在一張照片裡看到你拿著他的書

Christophe: 是的,在感性的知覺上我們很接近

問:你是怎麼住你的房子的? 是用一種有創意
的方式嗎?

Christophe: 我們用體驗我們工作的方式居住我們的房子,在這個屋子裡Sarah-Linh比我更有創意,因為她負責烹飪--這是要充份展現創意的工作,我們希望表達一種單純的生活態度,對我們而言,時尚必需透過簡約來表現,我們其實可以透過一種非常簡約的方式,表達出某種世故感性和現代性。市場上普遍的問題出在太過肆意,人們急於散播自己的創意和想法常常會演變成某種不知節制的暴力蔓延在各種形象上,我認為可以用更準確更細膩的手段讓它更好,我的意見是 :準確性非常重要

是的,特別是我們生活在一個類型化當道的時代,我認為你的創作相當具有包容性

Christophe: 我們很高興我們擁有越來越多的客戶,雖然花了很長的時間,但是終究感受到能夠把我們的想法傳佈出去。

Sarah-Linh: 我們的客戶不拘一格,這件事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反映出我們的穿著必需臣屬於穿衣者,衣服是用來支持穿衣者的個性。

然而你必需要有個性,擁有與媒體所塑造的迥然不同的另一種個人特色

Christophe: 確實如此,作自己意味著照顧著自己的個性,滋養它,滋養你自己,甚至是和市場上要的你相反的自己,你必需對無感的節奏和精神分裂症說不,像是有些速食化的,甚至會改變你的個性或品味的現象說不,比如說這一年流行搖滾風,下一年流行牛仔風,你必須學習拒絕這樣的機制,我們做我們認為是對或是好的事情,而且看到別人認同我们是一件美好的事,如果你只是用衣服武裝自己製造一個假象,那你裝飾你家的方式一定也是只是要炫耀你的富有。

那目的為了顯示是某種地位的象徵….

Christophe: 是的,像社會地位一類的我們根本不在意這些

我知道您喜歡極簡主義,本質論的房子設計,對我而言,如果嚴格看起來布爾喬亞的墮落就是那些看起來溫暖的東西,像火爐一類的

Christophe: 是的,那是墨守成規的

Sarah-Linh: 而且現在人們會讓別人來裝潢自己的屋子

Christophe: 這樣甚至更糟,我是說以前室內設計師會試圖了解再提出適合你的設計,今天我們只是購買或租賃原有就這樣的東西,每個人都一樣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對形象的構築都是來自膚淺的知識,我們對居家裝潢最糟的選擇是從流行得來的訊息,基本上都是毫無根據的選擇,如果自己動手整修這件事還存在,我還覺得是件有趣的事,但我已經不確定現在還有沒有了
下一個問題是: 誰照顧你們的屋子?誰照顧你的貓?

Sarah-Linh: 首先我要承認我不是那麼愛整潔的人
Christophe: 我剛好相反

 (大笑)

Sarah-Linh: 我會翻閱一些關於日本人教人整理的書籍,比如說如何把東西整好放在塑膠袋中,我可以一直看幾小時卻不想付諸實現

為什麼呢?

Sarah-Linh: 我想那不是我,所以才那麼吸引我去閱讀

Christophe: Sarah照顧她的植物,而我們共同照顧貓

貓咪有牠們自己的房子嗎?

Christophe: 沒有,牠們喜歡在屋子各個角落裡睡覺,還喜歡跑到巷子和其他的貓玩耍




回到時尚的話題,你支持的那些其實是反時尚的,時尚的規律是那些絢麗奪目的東西很快地變換流逝

Christophe: 是的,就像我支持環保也就是意味著這一點,呵護你的衣服不隨便丟棄它們,我在創作中不斷尋找一種友善的態度,那也是我的終極目標,我一直牢記這一點,這是一種品質,真正的品質,跟價格是無關的,我們每一季的服裝不斷地重覆著這個理念,用各種不同的方式,我們不會今天作牛仔風格下一年做龐克風

但是你是在時尚產業,這是一個神經分裂的消費圈,和所謂創作工作的理想相去甚遠,現在我想問一個問題:你認為在時尚界有所謂的道德嗎? 如果有你覺得那是什麼呢?

Christophe: 道德存在在服裝界,就像它存在在任何地方一樣,它應該和生活如影隨形,遵循道德意味著擁有更好的生活。

那道德在你的工作中如何發揮作用?

Christophe: 用誠實真摯寬容的方式去呈現出來,這同時也是一種美的品質,透過體驗去感受它,穿著可以讓我們感覺更好,它必需像一種游戲,一個可以玩味的體驗,但這並不表示它是無用的或輕浮的行為,它表現出我們是如何想像我們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我們想被他人如何地看待,這是種你怎麼去作然後得到反饋的行為,經由你的穿著是表達你自己的第一步,當然你也可以選擇戴一個面具,隱藏你自己….  

是的,那你怎麼看把時尚做為一種社會的表征?(social representation)

Christophe: 我覺得還好,只要別變成馬戲團,比如說在時裝表演秀以外就是馬戲團

問題是現在好像不把時尚當成是一種輕鬆好玩的事了,而是事關生死的大事

Christophe: 這種訴求方式不是幫助女性解放她自己,笨女人的現象又回來了,這些女人存在的理由只是為了追求穿最新一季的鞋子,或是跑遍城市為了佔到折扣的便宜。

要解放自己必需表現出你的性別,這對解放好似一種滑稽模仿,好像又掉進一個資本主義的陷阱
Christophe: 是的,把女人當成性感的物體

Sarah-Linh: 這是對女性這個觀念的操控

是的,我對這個議題還有另一個問題,我們可以認為所謂女性的解放目前只是一種對男人的仿效:工作的女性同樣地掉入一種資本主義機制的陷阱裡,而我認為您對女性的詮釋是一種都會的女英雄形象,你認為一位女性應該維持她與男性不同的特質嗎?

Christophe: 我不認為女性應該跟男人一樣,但是我也不覺得她必須像白痴,我相信女人味, 我相信女人必須照顧她自己,不論是在身體還是心靈層面,女人味不一定就是大胸部,但是經由時尚產業操控的主流價值中卻塑造出一個失憶的或是膚淺的女性形象,就像我們已經厭倦那種假搖滾樂的形象,那種膚淺又只會令人意圖犯罪的模樣周遊世界之後,我了解風格意味著尊嚴和品格的完整性。

你怎麼看自己成為一個時尚風格人物?這對你構成困擾嗎?你如何與之相處呢?

Christophe: 真正高雅的人不會追隨流行,了解你周圍發生了什麼事非常重要,但是成為一個時尚人物並不重要,我的意思是成為你自己,不一定要追隨時尚潮流

Sarah-Linh: 時尚常常意味著某種同一性,是一種被接受被認同的方式,是一種表現你是社會某一階層或屬於某一族群的方式

Christophe: 時尚也是一種異化

Sarah-Linh:  是去學習你要成為的樣子或要你去遵循某種規則

Christophe:  今天時尚已經成為某種訊息和傳播的產物,我不認為我們可以因為某人很時尚就覺得他很厲害。

Sarah-Linh:  大部份時間這樣的選擇很膚淺而且通常不適合選擇它的人。


這絕對是一種迷失。
我的意思是:我們來自於一個和年輕世代迥然不同的時代,我知道你對音樂很熱衷而且熟知很多搖滾樂的事,那個時代的人對搖滾樂的熱情來自他們對社會和藝術的好奇,而現在一個年輕人上臉書看見凱蒂摩絲穿著一件滾石合唱團的T恤,他就變成滾石合唱團的粉絲了,這對你或他們來講都是很悲哀的事,我覺得這些孩子根本不值得擁有滾石。

Christophe: 我覺得對他們而言真是悲哀,當我20歲時,我和朋友只要買了黑膠唱片,就會一直不停地反覆聽,那真是一個偉大神聖的一刻,你一直不斷聽分享你的思維,真是一個美好的體驗。

現在呢,聽音樂這個行為似乎非常膚淺

Christophe: 非常膚淺,而且空洞

Sarah-Linh: 讓我們往好的地方想想吧

Christophe: 不能啊! 這社會不是往好的方面發展,若是要幫助它就不能不講話

Sarah-Linh: 比如說,和10年前比較,現在的人比較會穿衣服了

Christophe: 真正的地獄是90年代,有人說要回到90年代,事實上那裡什麼都沒有。

只有一些垃圾電影啊或是什麼獨立電影啊

Christophe: 是的,雖然有Helmut Lang, Margielahip hop,但是這些不足以讓人想要回到那個時代,我們必需面對事實,就像色情一旦盛行,暴力一定隨之而來。

我們可以把現今社會定義成一種色情化的狀態,所有東西都是赤裸裸的,你雖然可以買到任何東西,卻是空洞,缺乏欲望的存在

Christophe: 一群孩子在一起時他們會各自玩著自己的ipod一類的東西,他們即使身在同一地點卻不真正在一起,但是當你希望別人注意這樣的現象時,朋友或其它人卻認為你太保守了

這是非常愚蠢而危險的關於進步這個觀念,其實保守派才有力量維持著秩序。

Christophe: 當然我們群居的生活是必須共同遵守一些規則,這是一件事關道德倫理的事,但我不能忍受法國bobos(hipsters)的批評,他們說 ! 你是保守派其實他們卻完全置身於強權和狹隘的機制中

這絕對是某種權力想要從你這裡得到的東西,這是資本主義的本質。接下來我想問的問題是: 想像力之死

Christophe: 我們沒有給孩子足夠的時間讓他們感覺無聊,他們總是被遊戲啊電視給占滿或刺激著

順便說一下,時尚是由定義所刺激的。

Sarah-Linh: 現在你可以看到為孩子設計的衣服採用了很多成人服裝的元素,像是皮夾克飾釘外套等等。

Christophe: 現在大人們和小孩的注意力普遍來講早以背離思考,他們被各種形象包圍著,根本沒有時間感到無聊,也因此而失去了想像的能力。

我不知道你是否看過芬妮與亞歷山大這部電影,開頭8分鐘裡呈現出一個身處大家庭的孩童如何面對想像力和寂寞無聊相處,這8分鐘是我最喜歡的電影片段裡的一段
你能告訴我你和過去和未來的關係嗎? 你會真正很在乎傳統和未來這件事嗎?

Christophe: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當下

Sarah-Linh: 當然我們也會從過去取材,然後去作出更好的產品

Christophe: 我們也不太相信tabula rasa(?)的神話

是的,今年的牛仔,明年的衝浪者等等

Christophe:是的,我們希望透過觀看過去而能夠讓現在更充實

Sarah-Linh: 但是我們的確受到一些文學電影和音樂的影響….

你能再說明清楚這些影響嗎?也許是哪些電影導演?

Christophe: 我們喜歡侯麥

我也喜歡侯麥, 他的創作絕對是根植在日常生活的優雅事物,跟你一樣

Christophe: 而且他呈現出深刻的感性

Sarah-Linh: 我們還喜歡Manoel de Oliveira,我們喜歡義大利的喜劇

Christophe: 我們真的喜歡Pasolini's Love Meeting

Sarah-Linh: 我們對不同國家不同的人也很感興趣,Albert Kahn (:法國早期著名攝影師)是我們喜歡參考的人物

Christophe: 另外還有一些非常有風格的人物,但他們不一定是來自時尚界。我們有時也會研究平價時尚的指南

Sarah-Linh: 比如女孩如何裝扮自己

Christophe: 這是非常安妮霍爾的感覺,紐約70年代風格

Sarah-Linh: 紐約市,一個偽知識份子氛圍的城市,如果從女性的議題來看卻是一種解放氣氛

那你是為那一類的女性設計服裝呢? 你似乎是遵循傳統,並不會為了不同而不同。

Christophe: 不會,因為高雅的女人穿著會有相當的一致性,她們的穿著彷彿會形成自己專屬的制服,一種個性化的風格語彙,我喜歡女性看起來很優雅但不一定要很知識份子形象。

Sarah-Linh: 女性的聰明通常是透過姿態,一個可以表達自己的女子。

Christophe:  風格通常是非常個人化的方式,你必須了解你自己。

Sarah-Linh: 我們喜歡女性用一種優雅的方式照顧自己,比如說知道要怎麼穿用什麼化妝品讓自己更好。

一個每天都過得很優雅的女人。

Christophe: 當然,這也可以成為非常詩意的事,但你需要一些勇氣和力量去培養你的個性,甚至是透過你的穿衣表達,它也是一種對抗的形式。你可以感受到某種刺激你的感性的東西,那是一種不隨流俗的主張,因為你可以拒絕這個時代而不是你不了解它。

這是對抗消費主義的Pasolinian和力量的象徵。

Christophe:  這才是一種通往真實的正道。


翻譯 by funfuntown 王馨

2010年11月5日 星期五

海鷗食堂器具考



終於看了傳說中的海鷗食堂,一連看了N遍,真是一部值得玩味的好電影啊!

這兩年一直很迷小津安二郎,痴迷於他所營造的那種單純樸素的電影魅力,即使情節老再重覆,也讓人無比神往,好比永恆的味曾湯,永恆的飯團....日本人就是善於在簡單的規則中去變化,他们的創意源自整理,與西方人巔覆式的創新有很大的不同.....

這部海鷗食堂展現了同樣的日式美學,素雅的禪意與北歐的簡約風格挺搭:纖塵不染的人際關係,有條不紊的開店生活,無懈可擊的道具演繹....三位日本女士在異鄉相識,透過女主角小林聰美開的食堂,三人的友誼及與客人的互動,各自有各自的人生體悟,

對於我而言,這部電影引人入勝的還是她們使用的器具,這家小食堂堪稱北歐生活範本,芬蘭設計用品大全,乍看之下,覺得很ikea,簡約,清新,實用,但是很經得起細看,因為都是經典作品啊!看看它用了什麼?
小 林聰美用的杯子,就是大名鼎鼎芬蘭品牌iittala出品的Origo系列,七彩的線條相當醒目,乍看還以為是paul smith的服裝的衍生商品,這款1999年出品的Origo系列是年輕設計師Alfredo Haberli的作品,他生於阿根廷,難怪作品有種繽紛的律動感,此系列作品很多款式,高高低低大大小小擺在一快兒很能營造現代都會風采.....  




這 張構圖中若是沒有小林聰美背後那兩隻茶壺,肯定會遜色許多,它的造型和顏色為素樸的畫面點睛,一下子就活潑起來,這款琺瑯茶壺是Antti Nurmesniemi在1957年的作品,優美的尺寸比例,容易使用的特性,加上非常斯堪底亞文化的鮮明用色,直至今日仍是百看不膩,現在也是日人競逐 的目標



注 意角落的鐵鍋和層架上的不銹鋼鍋具,這也是iitala出品的經典商品Sarpaneva potTools系列,前者是在1960年由Timo Sarpaneva所設計,他是以傳統的鐵鍋為原型而改造,藉以向他的鐵匠祖父致敬,木頭的把手相當有味道,直接上桌也很美,和柳宗理源自民藝的創作理念 十分接近,調調兒也很像..... 

全 店採用Artek出品的桌椅,設計者是Alvar Aalto, google一下他的作品,嚇!一大堆我們習以為常的北歐式家具的始祖皆出自他的手筆,他是首先研究出用樺木合板來作家具的先驅者,功能主義的大師,被稱 為北歐現代主義之父,他的創作靈感常擷取於自然元素,像一款至今仍熱賣的取材芬蘭湖泊造型容器,可以說是芬蘭設計品的代表作,被稱為Aalto曲線,此人 對芬蘭的重要性一如畢卡索之於西班牙.....



除 上述幾項容易識別的東東,還有好多小物值得探討,從這幫人用什麼來倒推他們在想什麼,這個過程還挺有趣挺長見識,不過我個人最喜歡的還是那只用來 裝肉桂捲的大缽盤,應該是日本陶藝家的作品,後來在"樂活俱樂部"的劇照裡也看到它被拿來盛龍蝦!看來是劇組珍藏.....跟周星馳電影中的公雞碗一樣 啊.....


原文出自:後院放放堂




還有更多....
.
片中用來盛裝握壽司的盤子:ARABIA/ 24h Avec
 


沖出美味咖啡的手沖壺 :Opa Stainless Kettle




工業感十足的銀色吊燈:IKEA/ FOTO

 
用來喝咖啡的杯盤組:iittala / Teema